1)第五百一十四章 仗义执言_国潮1980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514章仗义执言

  在营业区域角落,比较冷僻的一个单间里。

  康术德、罗师傅、边大妈,和京城工艺品厂做仿古瓷的刘永清,锦匣厂绢人组的马开元,葡萄常的后人常玉龄,东花市街道生产社的外援——料器厂高级技师邹师傅共坐于一席。

  此外还有空着的两个座位,那是为原本早就应该坐在这里的“张大勺”和庞师傅的留着的。

  之所以做如此安排,是宁卫民考虑到这些手艺人的性格特点决定的。

  他知道这些人不喜热闹,不擅交际,不懂阿谀奉承,也不屑巴结权贵。

  既不愿管人,也不愿被管,只以各自领域的手艺为高,以业内地位和业内名气为傲。

  所以他认为,无论把老师傅们和商人还是官员安排在一起坐都不大合适。

  倒是让他们这些人就合在一起坐挺好。

  哪怕行业不同,可岁数相近啊,想必还是有些共同话题可以聊上一聊的。

  应该说,这个初衷是很好的,宁卫民的考虑不能说不周到、不体贴。

  只是有一点他也没想到。

  那就是这些人年岁大了,又是执拗的手艺人,无论偏执劲儿还是老实劲儿,都已经深入骨髓了。

  从待人接物上说,他们几乎个个都是被动的接受者。

  反过来他倒是刻意装扮过,体面得很。

  不但提前洗了澡,理了发,还花了大价钱置办了一身绝对时髦的行头。

  上身是一件黑色单皮夹克,下身是一条黄色卡其布喇叭裤,脚上踩着一双三接头皮鞋。

  就这三样,花了他二百块呢。

  另外,他左手腕儿上不但带了一块儿锃新的抗震西铁城手表。

  鼻梁子上还架着一副金边儿的蛤蟆镜。

  这又是一百六啊。

  在这个年代,像这样的打扮。

  那已经不仅仅是潇洒俊逸,富得流油能形容的了。

  更透出一股子鹤立鸡群的时尚味儿来。

  要知道,一般人对穿衣可还停留在最基础追求上呢。

  连的确良、腈纶这样的化纤玩意都能当成好东西。

  对式样啊,质料啊,颜色、饰物搭配什么的,统统不懂。

  只会对照外国的影视剧里的形象进行模仿。

  大陆内地的年轻人,谁要想穿出这股子《壮志凌云》的范儿,那简直是不可能的。

  更别说这些东西又这么少见。

  一般人即使想买,找不着地儿,都未必能买到。

  所以单凭这副打扮,宁卫民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回头率都不会低,进友谊商店恐怕都无需亮“派司”。

  至于在这偏僻的废品收购站,当然就更不用说了。

  他闪亮登场的效果必然是极为惊人的。

  而事实上,人还就是以貌取人的。

  别看宁卫民进来的时候,柜台里的牌局正进行的热火朝天。

  那些废品站的人只顾埋头打牌,根本没人抬头看他。

  甚至当宁卫民咳嗽了两声,问了一声“哎,你们这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hsg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